首页 » 忻州旅游 » 忻州八景是什么?忻州八景哪里最好

忻州八景是什么?忻州八景哪里最好

发布于:2022-12-01 14:40

浏览:244次

在我国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(原来的忻州市),从古至今就是很有名的旅游胜地,自唐代起,忻州就有古八景之传说。这八景分别为:陀罗避暑、仙人棋盘、东岩映月、金山六洞、石岭晴岚、伞盖青松、双乳浮楼、阴山吃石。

陀罗避暑

陀罗山以佛教经典命名,位于城西北22.5公里处。该山西南为上寺乡,西北为阳坡乡,温村乡,东部为合索乡,周围十公里,为忻州市境内西部山区一个突出的山峰,山顶为南北走向,海拔1503.2米,其东是以断层与盆地相接,山形挺秀,高出云表,巍峨磅礴,险峻异常,怪石嶙峋,悬崖欲坠,松柏繁茂,花草丛生。

山上有终年细流叮当的滴水崖,有波光粼粼的青龙池,有光滑平整的清凉石,有文殊菩萨留下足迹的文殊庙宇,其中主祀着佛主释迦牟尼像。寺作攒尖塔式状,底部重檐三滴水,全部为砖石结构,由内部观察层递迭起,碹包而上直通蓝天一,翼张的檐角,龇牙的兽嘴,似腾空飘逸,云中咆哮,整个轮廓端庄肃穆,型制奇特壮观。飞来亭依山尖而建,粗立柱圆围而外露,为六角塔式攒尖顶,砖砌走道盘曲而上,以供游人登临。檐下主体青砖装点,不留门窗光面其外,它与文殊寺成双配偶,如两只苍龙角插入峰巅。

《忻州市地名录》载:“陀罗;山文殊寺位于陀罗山顶部,以神引山而名。系清代建筑,文殊阁下部为方形,石砌无梁殿,上作藏格高顶。属市文物保护单位,现已全毁。”飞来亭周围之岩石,犬牙交错,壁削兀立,有的像龟背,有的像巨蟒,有的像书生持卷,面对飞来亭琅琅吟颂,抚松盘桓。峰顶还有一斜面巨石,呈不规则圆形,半径约40米,完整无缝,每临明月当空,愈显洁白如镜,光可鉴人。

因为山高树茂,浓荫蔽日,轻风习习,空气清新,即使在溽暑三伏之天,也不甚干燥炎热,令人感到凉爽而舒适,故昔舀有避暑楼、梳妆楼之建,作为陀罗避暑之用。峰顶东侧,是垂直而下的石崖;悬岩百丈高,峥嵘而陡峭,齐若力剑裁,又如电雷割起名曰“舍身崖”。立于极点,眼界开阔,松涛阵阵,钟声悠扬,真是景致荟萃,妙难名状。相传有一对姑嫂有隙,兄嫂将小姑骗至舍身崖边,乘其不备推入崖下,小姑被山风扶托,坠落崖底而安然无恙。游人至此,或凭“临风会馆”之石栏而远眺;或议怨女被害而获救;或述勇士拯母之传说;或长歌高吟而抒豪,鬼子的惨败,阎军的覆没,我党的胜利,均为舍身崖底增添了传奇的色彩。山上还有“黄鹤之飞尚难过,猿猱欲渡愁攀援”的鬼门关;有青松生岩石,遒干撑霄汉的“孤松独石”,世间罕见,蔚为壮观。 总之陀罗山寺庙林立,伽蓝遍地,古刹棋布。

仙人棋盘

独担山,位于城南10公里处。传说二郎担山至此,将手提巨石遗落,遂成此山,且因与它山不连,独当一面故而得名。又因产玉芝云母,故亦名云母山。山形突兀,海拔1168.7米,相对高差200米.山势和缓,山体由片麻岩构成,基研裸露.巅山有片风蚀平原一亩余,无斧削痕,其平如砥,平原中又有一方形励石,极宵棋盘,石边有一凹印,颇象鞋底,史云:一樵夫观二仙弈于此而成,以至蹲烂鞋底.此情此景,天造地设,巧夺神工.山中原有祠宇三处;一近山之巅,有文殊石洞;一在山之西北,峰起龙王宫;一踞山麓,规模较大,为独担显王庙。

《忻州志·山川》载:\"独担山有穴一名云母穴,《水经》云北俗谓云母为土丹,讹为独担》。《环宇记》载:唐朝贞观十八年蒲州人薛遵度奉圣旨采集玉芝于此山.临牧马河畔,遥望独担山嵯峨耸峙,缁白相间,褐绿错综,透明放辉,便陶置其中,流连忘返,遂将身跨坐骑系于木芝村边,徒步登山观光.时值盛暑,极巅祥云萦绕,奇葩斗妍,轻风徐来,鸟语蝉鸣,好一派沁人心脾的美景.半山大平面石上,只见两位老人正在下棋,策士飞相,兵来将挡,互有得失,不可开交.遵度默不吭气,时而蹲下,时而站起,看得入神,如痴似醉,心折首肯.数局后,两位老人始抬头看他,说了句“看你鞋子咋了”的话,薛遵度颔而俯视,竟不知鞋底何时沤烂,方想起白马,转身回到木芝,那马早已不见踪影了.经左打右听,有人才告诉他:“听仙人传言,有位官员把马拴在此处再没有回来,白马又饥又渴,嗷嗷待哺,情急之中,用蹄一叩,清泉随之而出,喷薄地面,饮而精勐。于是乎人称之曰:“白马趵泉”。 此事距今,至少也有五百年了。薛遵度猛然醒悟,当他在反到山上时,但见棋盘犹在,老者已杳,薛遵度遂于石头上坐化了。 山顶文殊洞玲珑奇巧,山脚显王庙高低有致,山腰龙王宫斗拱遒劲,数块大石碑分列其中,迎面观赏有一番情趣。显王庙的四根明柱皆本山麻石雕凿而成,朱漆大门色调和谐。西山门上有木刻门楹一对,上联是八景之内称第一,下联为:五岳之外独居前。多少年来,独担山农历四月四日的庙会吸引着无数游人香客,看吧,熙熙攘攘,歌语载途,香烟蒙蒙,红男绿女,弹冠相庆,呈现一派节日的景象。

《忻州志·山川》又云:前独担山在独担山南七里,旧名后独担山,下有泉水。可见独担山下有泉水,不是传说,而是史实。《忻县志·社会风俗》载:一个老翁骑着一匹白马到山上,把马拴在树上自己只身而去,同山上遇到的另一个老翁对弈,下得疲乏熟睡,梦见树叶由嫩绿而枯萎无数次,醒来时下山,白马已没,只见马刨出的泉水其声潺潺,流向远方。又传:唐代白袍将军薛仁贵,任代州都督时骑者一匹白马行军,经过大南宋,人马皆渴,找不到水井和泉水解渴,这白马在村内西处一地,用蹄刨出泉水来,故名叫:“白马刨泉”,后演为白马跑泉,此处同刨是一个意思。据说,民国年间,还有马儿刨得坑的痕迹。尽管传说多祥,起因各异,然而“白马刨泉”却是殊途同归,结论一致的,使独担山成了神话色彩的典型。

东岩映月

忻州东南的系舟山曾因尧禹时代在涛涛洪水中拴缆稳舟而命名。又说该山是太原龙城的一条龙脉,龙脉有伤,龙体必病,风水便损。宋太宗赵光义扫灭北汉后纵火焚烧太原,片瓦不留,为斩草除根,还派人马削平系舟山主峰,说是去掉龙角,截断龙脉,以防死而复生。这显然是统治者昏庸和残暴之举,劳民伤财而已。但丝毫没有荡涤系舟山一带天造地设固有的壮美景观,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,金元之际的北方文雄、一名声煊赫的大诗人元好问曾几何时,就诞生在系舟山脚下的韩岩村。真乃龙凤呈祥,凤恃龙威,龙脉显灵。

《忻州市地名录·山名》载:读书山亦为系舟山余支,因金代元好问父元德咱隐读山中东岩(并以东岩自号),金朝人赵秉文改为读书山。读书山山势矗然挺拔,峻峭雄伟,由东北伸向西南,面积约15平方公里,海拔1559米。山腰福田寺的月夜奇景,称“东岩夜月”,为忻州古景之一。赵秉文系金代文坛领袖,他对元好问十分赏识和推崇,在颂读遗山《家山归梦图》中便即物起兴,思绪奔涌,吟诗道:“山头佛屋五三间,山势相连石岭关。名字不经从我改,侄称元子读书山。”可见山与遗山,特别是与遗山父子的读书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。

随后遗山和诗曰:“天门笔势到闲闲,相国文章玉笋斑。此晋阳方志上,系舟山是读书山。”(按:天门:指帝王宫殿之门,暗指唐代的诗圣杜甫;闲闲:赵秉文号;相国:指赵所任礼部尚书 之称;玉笋:喻美士众多,如同竹笋齐发一样;读书山,遗山有时也简称东山,遗山在《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四首》中自注:“系舟,先大夫读书之所,闲闲公改为元子读书山。又大参杨公叔玉 撰先人墓铭。”这就是读书山的由来。)

这里溪涧萦回,岩壑幽邃,古木清泉,山清水秀,为忻州之名胜。福田寺宽广不盈丈的小屋,便是遗山自名的“文室何所有,琴一书数册。闭门无车马,明月即佳客”的“丈室”,也叫“留月轩”,为望月极佳处。

相传,古时候,每逢农历十四、十五清朗的夜晚,站在城内县衙大堂门口,向东南读书山的福田寺眺望,便可以分明地看见一轮皎洁的月亮在那里闪烁,它比天上的月亮还要大,还要圆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它是元好问幼年时在福田寺读书时画的假月,竟成真月。元好问从小就非常好学(好问可想而知),4岁从王氏学诵诗,步入书香文海。随父元德明前往福田寺读书时,天天总要学习至夜阑人静的时刻。

有年夏天,天气十分燥热,憋得令人难受。一天,元好问打开窗户读书,一只红肚子马蜂,嗡嗡地飞了进来,在元好问头上不停地盘旋打转,颉颃冲翻,摇曳作响,因为影响潜心静读,元好问便不耐烦地把蜂打死,扔在了笔筒之中。接连数晚,如此这般处置红肚子马蜂于笔筒后,仍然有—只马蜂照例钻了进来,绕着元好问飞来飞去,总不离开,似有执意。到头来元好问还是把它 打死,扔进筒里。久而久之,死了的红肚子马蜂积少成多,装满了笔筒。就在这天晚上,元好问吹灭蜡烛,躺在床上默想诗句,忽见桌上的笔筒里闪射着金黄色的亮光,照得周围如伺白昼。元好 问惊奇了,忙将笔筒里的马蜂都倒了出来,仔细端详,无论是早死的还是迟死的,也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,一只也没有干枯了,而且一只只都是金黄金黄特别好看,使人目炫。于是,元好问就把 红肚马蜂一只一只地掐去头部,留下肚子,集中到一个大碗里,捣成糊浆,又掺了水,在福田寺后殿面对县衙门的雪白墙壁上,画了一个圆圆的月亮。

当天空那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,它也放射出金灿灿的耀眼光芒,一个月亮在高空,一个月亮在墙上,两个月亮一上一下,争辉斗艳,竞相媲美,像两颗璀璨熠熠的星星,所以,每月十四、五的晚上,天气晴朗时,人们站在县衙门的大堂口,便可望见又一个新月挂于系舟山下,后来,人们就把这叫做“东岩映月”,也叫“东岩望月”或“东岩夜月”。

金山六洞

金山位于城北20公里处的市界边沿,为五台山支脉。《九域志》:“程侯山属赵地。”《五朝志》载:“秀容有程侯山。”因春秋时晋国的义士程婴,于晋景公三年(公元前597年),舍身拼命和公孙杵臼合谋,曾在此山藏匿赵氏孤儿(赵武),避开了奸臣宠嬖屠岸贾的捕杀,故名(按:一说是盂县藏山,山腰有藏身洞及藏山庙)。山巅建有程婴祠(现已拆毁)。所谓六洞者,乃为金洞、银洞、铜洞、铁洞、硫磺洞、蜜蜂洞也,珍宝齐全,财富源泉,忻州古称“晋北锁钥”,经济实力以恃,人丰囊橐资仗。《忻州市地名录》载:“其一个山包上遍见小块铁矿,四四方方,大小形如赌具骰子,人叫‘铁色儿’。”《山海经》记:“忻川水东历程侯北山下,旧有采金穴,故谓之金山。”《山堂肆》考:“程侯山在山西忻州,程婴匿赵孤于此。”《忻州志·山川》云“金山六洞之口,一在李家长山,二在部落,三在张家山南北相传产矿。”又因山间草木丛生,绿茵遍地,树茂林菁,苍翠欲滴,所以历代有“金山绿洞”或“石绿洞”之称。

《忻州志·附记》道:“州西北金山有石绿洞,深不可测,昔有持炬入者,及半,闻流水声,隔水有石门,惧不敢进。后有矿徒聚窃者,觅得前洞欲入,风从下起,不可烛2遂不能下。”可看金山有之而不容盗,且有宝者不可亵。用之不竭,物华天宝,惠而不费。

石岭晴岚

石岭关不独是忻州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,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区。这里依山傍水,咽喉要隘,东西两侧山磅礴,如同青龙卧苍穹。系舟崴嵬遥相对,福田精舍作伴侣。南北平原象鹏翼,展在忻阳两境地。一夫当关万莫开,兵燹戈矛成过去。自古贤豪谱颂篇,峰巅穿霄云霭低。特别是天晴气朗,旭日刚刚升起的早晨,你看那崇山峻岭中的烟气薄雾,像轻纱似的时而飘荡,时而停滞,时而成锦,时而成带,时而涌起,时而下降,变幻莫测,。瞬息万变,令人眼花缭乱,应接不暇。再经霞光照射,真是红装素裹,绛皓驳色,如姹紫嫣红的簇花,五彩缤纷的菡萏,天上的景,地下的物,交相辉映,巧作天成,形险景瑰,得天独厚。

伞盖青松

伞盖寺坐落在忻州城南20公里庄磨镇冯村的南山之上(属白马山余支)。此寺庙原名“西岩山智门伞盖寺”,又名“青松伞盖寺”,因青松覆盖,其形如伞,故尔名寺志景。据载:伞盖寺系唐末五代的后唐初年所建,坐西向东,红墙绿瓦,远远望去如碧海高出地面,又像烟云降落长空。郁郁葱葱,风月无边。

寺的西岩山腰,一株巨松,高逾十丈,遮天盖地,枝繁叶茂,身姿婆娑,一派生机盎然,因之曰“青松伞盖”,名不虚传。民间传说,日本鬼子曾欲伐而盗之,破而已有。谁料,钢锯刚刚举起, 对锯部位之鲜血便流淌不止,喷出外面,侵略者见状吓呆,拔腿就逃,民皆狂欢,惊呼神树。向南眺望,各种树棵,漫山遍岭,蒙络摇缀,参差披拂,风涛似籁,鸟鸣如簧,响声交合,回荡苍穹,整个山间就像一个翕动燮和的天地。山麓有古雅的铁梁桥,悉数用规整方石堆砌而成,横穿四根碗口粗铁棍作梁,故名。沿梁而过,低首俯瞰,真有“桥横索寒”之感,因而被誉为该寺奇观之一。 过桥直上,为一开阔地界,乃建前殿,崛地耸立,悬山脊顶,四角撅起,下垂铜铃,上戏猴禽。殿内正面为古印度须弥山四天王金刚塑像,东方持国天王,着白弹瑟而自适;南方增长天王,利剑在握而威武;西方广目天王,腾云驾雾而哧龙;北方多闻天王,暴风骤雨而镇定,俗称护世四天王。个性明显,各有千秋,面目狰狞,身形高大。周环小塑像,体态丰满,衣纹流畅,缨络玲珑,佩饰精巧,所有塑像眼目炯炯有神,望之栩栩如生。过前殿,跨小院,一则为正殿,此正殿又名断梁殿,传为木匠鼻祖鲁班建殿时,山摇地撼,天晴不雨,羊狗冒汗,砖瓦飞动,数夜不宁,廿日落成。他将此殿正中大梁有意裁短,故一端不及山墙,只好向下倾斜而殿却经年牢固,岿然挺拔。据说倘若阴天,这梁便自动伸起,与墙垛中立柱吻合,未见雨脚,如逢晴天,则又自动缩短,恢复鼓斜,因而被誉为此寺奇观之二,还有人把它称为“斜正梁殿。” 殿前有花栏石桥,龙柱狮桩,立于石桥前端,对称成配,设计和谐,后面涧壑悬泉,山丹花丛,虬藤葳蕤。远不见庙,近不见山,上不见天,下不见地,唯见万株青松作覆盖,绿色云锦翳如被。难怪有人将此种景象形容为南山之上的“海市蜃楼”、“寺庑浮世”。

双乳浮楼

双乳山,位于忻州城西北20公里的明望村之西。平原上两阜突起,双峰对峙,相距里许,互不相属,形似人乳,大小等量,故名双乳山。且山势和缓低矮,呈南北走向形状。据传,很久很久以前,虽说这里土地沵迤,四面平坦,然而,却连年歉收,不是天旱便是雨涝,所收粮食寥寥无几。暴月时荒,乡民们嗷嗷待哺,啼饥号寒。有一天,二郎神杨戬 (亦说李冰仲子)奉御旨之命,肩担中山,追赶太阳,路经此地,见生灵涂炭,困苦不堪,或流离转徙,或饿莩载道,或披枷祈祷,便停下脚来,筹谋拯救。可巧,一位八旬老翁身躯佝偻,迎面而来。二郎问他为何如此惨状,他脱口道:“民以食为天,无食不能生。”言罢,感叹欷。热泪盈眶中。

不知是二郎神大发慈悲,还是老天爷侧隐济人,反正二郎思忖间脱下脚上登云鞋屐,往地面—倒,两撮小土出现在眼前,然后穿好鞋,便又担起山,朝莲花峰方向,继续追赶那六龙驾车的 太阳神去了。没过多久,这两小堆黄土则陡然增高变大,竟至成山,矿料源源,浑身是宝,状若乳房,哺育子孙。自从有了双乳山,忻州之地产的粮食,总不低于双乳山的体积,人们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,过上了人寿年丰的生活。正因为人们对二郎神感恩戴德,所以忻定一带关于二郎神担山博施济众的故事传说,迄今美誉纷纭,有口皆碑。老农民还说:“云彩遮乳头,奶水必定流 (意思是定然会下雨);忻州粮多少,双乳自告诉(意思是相当双乳山大小)。 山上原有庙宇并有土围墙,所存碑碣记述系宋代以前所建,明清重修,庙宇古朴雍容,气势不凡。殿甍两侧为五色玻璃砖,制作龙形,在阳光照耀下,斑驳陆离,从下往上看,莹熠四射,金 彩炫目,为一大奇观。殿分前后古刹,前者祀释迦牟尼,两旁有数十罗汉,座侧有站殿将军,分侍左右。泥塑精湛,像尊高大,雕工细腻,六根清净,整个空间既富丽堂皇又金碧辉煌,为忻州名胜之,刹外建有两庑和乐鼓阁。后山古刹祀文殊菩萨。文殊神情毕肖,气色慈祥,骑着大狮,发髻倭堕,手执如意,叱咤风云,绿狮背披锦垫,脖系铜铃,四肢矫健,抬头东望,瞪眼竖耳,张口吐舌,猛看活似跃然腾空之势,细瞧恰像云端刚降之态。可惜,早已毁于兵火,荡然无存,只残留断砖瓦砾聊作瞻仰追昔罢了。除牟尼和文殊殿以外,双乳之巅,原有重楼屹立,歇山巍巍横空出世,鸟瞰四下雄视八方,此楼内共八根立柱,三方着地,一方悬空,人能沿柱底线直身而过,睽之显露摇摇欲坠状态,使整个楼体飘若翠微,翔远空际,故称“双乳浮楼”,为忻州古八景之一。

阴山吃石

阴山,位于忻州城西南20公里牧庄村以西。山势低缓,呈南北走向,面积约40平方公里,海拔979.9米,旧志云:夏月凝冰积雪,可想见其高。该山北临 牧马河,西傍葫芦川,形势极为险要。令人注目惊讶的是两河在牧庄以上,河床中砂石滚滚,水流混浊,澎湃奔腾,而穿越阴山脚至牧庄以下,河流则像滤过似的顿时变得清水细砂,磐石巨物,全然绝迹。一山分两截,情况迥然不同,俗传卵石(即光溜之砾石)为阴山所噬,吞吐变易,故有“阴山吃石,盂县屙铁”之说,“阴山吃石”为忻州古景之一。当地有句民谣说:阴山吃石混变清, 吐出精华富了民。

本文出自 喜人号 ,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xir.cn/566.html 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山西忻州岚县游玩介绍-来岚县的三大理由

山西忻州岚县游玩介绍-来岚县的三大理由

贾樟柯在《山河故人》中,对于山西的描述是:满是煤矿,灰蒙蒙的小县城和苍凉失落的山河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山西是煤炭之都,是雾霾之地,是煤老板的聚集地,是那些油光满面,大腹便便的人群。山西也因此被很多人冠上了“土”的称号。 但是,5000年的华夏文明,在山西尽数展现,庞大的旅游资源散落在山西的每个角落。在太原的周边也有一处和山西的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个 …

2023-01-06

忻州旅游异军突起新兴景点刷屏

忻州旅游异军突起新兴景点刷屏

刚刚过去的假期,又将压抑已久的旅游热情迎来了一次释放:热门线路火车票秒光、热门航班经济舱一票难求、景区门票很快售罄、酒店民宿预订一空……进入旺季,忻州文旅市场全面复苏,丰富的旅游资源、深厚的文化底蕴,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的目光,越来越受到各地游客的喜爱。 ▲云中河 文旅融合 亲密接触爆款“颜值美” 20岁的重庆男孩石珂第一次来忻州。休假第一天,他发了一 …

2022-12-06

五台山哪里值得去旅游?推荐显通寺 塔院寺

五台山哪里值得去旅游?推荐显通寺 塔院寺

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大白塔处,寺以塔名,颇为得体。该寺原为大华严寺塔院。明成祖永乐五年(1407年)扩充建寺,是五台山“五大禅林”之一、全山“青庙十大寺”之一,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金国重点寺院。作为五台山标志的塔院寺,几乎是来山朝拜者必到之处,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有着一处,哪怕是来山数十次的虔诚信徒也会错过的地方,那就是大悲楼。 …

2022-12-05

五台山秋天什么时候最美(五台山秋天图片真实)

五台山秋天什么时候最美(五台山秋天图片真实)

轻轻吹拂的秋风 让五台山悄悄披上云雀凤羽衣裳 秋季的五台山像是斑斓缤纷的秘境, 浩瀚的天界空明无边, 当五台的秋还在恋恋不舍时,回眸台顶, 白色冬韵或许很快就将悄然出场。 这一季上台顶, 最美不过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 观赏台顶云卷云舒、潮起潮落。 有“秋日澄清”,寓意五台山的秋高气爽。 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”, 犹如气势磅礴的画卷, 五台山的魅力就这样放 …

2022-12-04